首页 > 抗日战争 > > 正文

甲午战争:日本具有危险基因与帝国冲动

2016-02-04 08:30 来源:乱历史网 作者:xiaofeifei

1894年,日本以朝鲜问题为借口向清政府宣战,这是一场日本蓄谋已久的战争。战争的结果导致了中日两国命运的改变:胜利者迈入了近代列强的行列,但之后日本帝国的野心不断膨胀,最终走上了对外侵略的军国主义道路。而失败的一方不仅承受割地赔款之辱,且刚刚开启的近代化进程亦被拦腰打断。当时清政府号称亚洲第一大舰队的“北洋水师”,弹指间樯橹灰飞烟灭。

如今,中日两国又站到了历史新一轮的起跑线上。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不断挑衅,以及一些日本右翼政客不断地发出战争言论,中国人脑海深处的历史记忆被激活。

历史不能假设,但可能会重演。历史不会简单地重复,但却也有惊人的相似性。
甲午战争:日本具有危险基因与帝国冲动

历史告诉中国 日本具有危险基因与帝国冲动

甲午一战,大清输在掉以轻心,输在尾大不掉;输在老大帝国的傲慢上。一百多年后的中国,国力已经恢复到一定的强度,但同时,如何面对近邻日本的难题又一次摆在了中国的面前。而半世纪多以来贴有二战战败国标签的日本,有一些右翼分子则再次期待一场新的冲突或战争能让日本走上所谓正常国家道路,还能再次打乱中国的崛起进程。

119年后,再回首甲午战争,对中日两国都是必要的。119年后,再回首中日之间的那场战争,触碰的是中国人百年来内心最深处的创伤,但痛楚、耻辱、愤怒、遗憾之外,还应有更多的思考……

1840年鸦片战争后,大清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处境,欧美列强又开始觊觎日本。这才使当时的日本上层觉得,如果不建立近代化的国家观念,把这些岛子、藩邦拢成一体,即使是四面环海的日本,也将会很快“国将不国”了。

与近代国家观念同时引进的还有殖民主义——善于学习“最先进”的日本人一下子就明白了,如果不想被殖民,那就要殖民。所以,日本就有了1868年开始的明治维新,之后就有了近代发动的第一场大规模对外战争——1894年甲午战争(日本称“日清战争”)。

甲午战争助日本走上列强之路

明治宪法的颁布、部分改变不平等条约,以及甲午战争,被认为是日本跨入近代社会,也就是所谓“脱亚入欧”的三大标志。而甲午战争的导火索则事起朝鲜半岛。

明治后,日本一直要求与朝鲜交换修好条约而长期未果,恼羞成怒,派军舰到半岛沿岸测量,双方交战,日本增派军舰,1876年终于迫使朝鲜签订《日朝修好条约》。

其实,在此前1871年,中(清)日虽然签订了修好条约,但琉球王国的归属未定,海界未划。1874年,日本出兵台湾;1879年日本入侵并吞并琉球。一直对日“绥靖”的清政府加强了警戒,开始建设北洋水师,但这又成为日本加紧军备扩张的借口。

戒备日本进一步控制朝鲜的清政府,促使朝鲜与西洋各国缔约。1882年,美国与朝鲜签订了修好通商条约。但由于清在朝驻军问题,朝鲜朝野纷争,又有壬午和甲申两次政变,协助镇压“甲申政变”的清兵与支持政变的日本警卫兵发生冲突,造成双方伤亡,成为日本干涉朝鲜内政的借口。1885年签订的《天津条约》,规定清日双方都从朝鲜撤兵。

日本真正的目的,在于排除清政府对朝鲜的控制,取而代之。日本正式向清政府宣战是在1894年的8月1日。甲午战争的结果之一就是朝鲜脱离了大清的册封,而被置于日本的势力范围,直至1910年彻底被日本吞并。

而日本以甲午战争为契机,以令中国不可思议的速度,跻身世界列强。

日本人的反思令人不寒而栗

日本近代战争史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部海战史——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日美太平洋战争。而对于中国而言,近代最大的也可以说是唯一的一次海战,就是甲午海战,还打败了。

1945年二战结束,日本投降,军队被解散。但日本旧海军的成员却以各种形式非公开地对战争作了长时间的、大范围的“反省”。

至今被披露的记录有二。其一是战后1945年至1946年,由原海军首脑举行的4次“特别座谈会”,参加者包括七、八名原海军大将级人物在内的原海军指挥官29人。讨论从日本与德、意缔结三国同盟、到太平洋战争,以及军部的战争责任等。记录曾译成英文上交给了驻日盟军总司令部。后被每日新闻社整理出版。

其二是留下了文字记录和约400小时录音带的“海军反省会”。这一由个人发起组织的“学习会”,从1980年到1991年的11年间一共举行了131次。参加者从旧海军中将到少尉至少有二三十人。内容涉及开战、特攻,以及战后旧海军省如何向远东军事法庭做工作,为旧海军干部减刑等等。日本NHK收集整理了这些资料后,于2009年播出了三集特别节目《日本海军400小时的证言》,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当然,这些资料与甲午战争没有直接联系。所谓“反省”并不是中国人所期望的对战争罪行的反省。但是,就在日本战败,海军不复存在,甚至新宪法规定日本将不能持有军队的前提下,旧海军的成员们还是如此认真细致地反省过去,这种精神令人不寒而栗。

历史印证日本具有危险基因

查阅日本的这些资料,笔者感受最深切的,是日本民族对海洋的执着。这种执着,在甲午战争119年后、太平洋战争开战70年后的今天,在日本与有关邻国愈演愈烈的“岛争”中,又一次强烈地显现出来。

119年前,中日各自走在自己的十字路口,然而两国间爆发的这场战争,却彻底了改变了双方的历史轨迹。战争之后,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遭受了割地赔款的耻辱,由此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而日本凭借战争所获得的丰厚赔偿,一跃而入列强队伍。

甲午一战,大清输在掉以轻心,输在尾大不掉;输在国力空虚,输在老大帝国的傲慢上。100多年后的中国,国力已经恢复到一定的强度。但同时留给我们的课题却是,如何掌控局势,更在于如何能动地掌控中日局势。

119年后,再次回首这场战争对中国而言,十分必要。贴有二战战败国标签的日本,一直想成为所谓的“正常国家”,即修改《和平宪法》,拥有名正言顺的国家军队。而在日本右翼极端势力眼中,最能帮助日本实现这个目标的,就是一场战争。或许,在这些势力的如意算盘里,认为如果操控得好,一场合适的冲突既能让日本走上正常国家道路,还能再次打乱中国的崛起进程。

历史告诉中国,日本社会中具有这样的危险基因与帝国冲动,并且日本时刻都在做细致的准备,只要有机会,它就会牢牢抓住,并狠狠地咬上人一口。百多年以来的历史,已经多次印证了这一点。

回顾历史:居安思危实现民族复兴

有的历史学家把甲午战争称之为第一次中日战争,把后来的抗日战争称之为第二次中日战争。这两次战争对于中国现代历史的影响极为重大,每一个中国人都不能忘记这两次战争。

在甲午战争之前的几十年里,当两次鸦片战争的硝烟散去之后,中国人当中的一部份先行者已经看到中国面临着数千年所未有的巨大的变化,他们开始思考。魏源曾经说过要“师夷之长计以制夷”,就是要学习外国人的技术来制外国人。李鸿章曾经最早倡导说“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所以就有了后来绵延三十年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在军事上的重点就是仿效西方,建立现代化的海军,以保卫国家的海防。这是当时的中国面对世界局势的变化所做出的一个回应。

当中国面临西方列强的入侵、面临亡国灭种生存危机的时候,我们隔海相望的东邻倭国也遇到了同样的挑战。中日两国对于西方的回应几乎是同步的。在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上,倭国把效仿西方、脱亚入欧(就是它要离开亚洲进入欧洲这样的一个理想)和政治改革列为国策,通过明治维新,消除了藩封割据,完成了中央集权和君主立宪,又把海外扩张、以朝鲜为跳板踏上大陆、继而征服世界作为其具体的步骤。这样,中日两国在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上不可避免就会出现碰撞。

中国政治家很早就看出倭国的崛起会对中国的生存产生严重的威胁,在民族兴亡的竞争中,倭国将成为中国最主要的假设敌。在1874年的时候李鸿章就曾经指出:“泰西虽强,尚在七万里以外,倭国则近在户闼,视我虚实,诚为中国永远大患。”为了防御倭国侵略,他重视海防建设,组建北洋海军,十分明确地提出:“今日所以谋创水师不遗余力者,大半为制御倭国起见。”

我们都知道,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道惨痛的伤痕。在抗击倭国的侵略中,当时中国一部份的官员发布过高昂的抗战言论,中国官兵也曾有过英勇的抵抗,但是从全局上看,当时中国官方对于战争的战略指导和军事运用乏善可陈,没有什么是准备得好的,所以首战即败,每战皆败,无论是西式装备的海军,还是相对落后的陆军,战争爆发之后军事一败涂地,仅仅半年就在战争中全面崩溃。交战双方,倭国是虎视眈眈,有备而来,时刻在寻找时机,战略上倭国是主动的。朝鲜的东学党起义,作为倭国强行干预、挑起中日战争这样的一个契机也许是偶然的,但是训练一支现代化的军队同中国来决战、最终通过朝鲜作为一个跳板踏上大陆、继而称霸世界却是倭国根深蒂固的指导思想。反过来,无论当时中国花多少钱买装备,或者不买装备,造颐和园,或者不造颐和园,中国在战略上都是被动的、消极的。倭国是在寻求崛起,并且清楚地知道在弱肉强食的时代崛起的本钱就是实力。中国呢,是在防止坠落,它一直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是防止自己从世界中心地位的坠落。有一些人认为通过学习西方的现代化中国可以免于坠落,而更多的中国人当时根本就没有意识到我们面临着坠落的地位。当时清政府雇佣的一个英国雇员——中国海关的总税务司赫德——打过一个很形象的比喻,他说:“恐怕中国今日离真正的改革还很远。这个硕大无比的巨人有时忽然跳起,哈欠伸腰,我们以为他醒了,准备看他做一番伟大事业,但是过了一阵,却看见他又坐了下来,喝一口茶,燃起烟袋,打个哈欠,又朦胧地睡着了。”这就是当时清政府雇佣的一个英国人对于甲午战争前后中国的那种改革的状况、社会的状况所做出的一个形象的比喻。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日矛盾在朝鲜爆发,并且马上就要上升到一种军事冲突的边缘。而李鸿章是不想打仗的,他主张通过国际调停解决朝鲜危机。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大概有三条:

第一条,他心里明白,1894年是慈禧太后六十大寿,不能被打一场仗来搅和。这是中国政治的最本质的那一部分,就不想打仗。

第二条,他深知中国前三十年的军事变革不过是一座纸片糊襟的破屋,实际上不足以战胜倭国。

第三条,他不愿意在这种没有把握的决战中消耗自己的实力。

但是,作为洋务运动的主角、中国近代化事业的开创者和北洋海军的指挥者,李鸿章对于甲午战争的失败也负有直接的和无法推卸的责任。站在历史的角度看,我认为至少包括外交、用人、军事三个方面。

第一,从外交上看,客观地讲,李鸿章是清朝统治集团中对于中国当时所处地位认识得较为深刻并且不断地做出改革回应的先行者。他目睹时局艰难,从承认中国国力和装备不如外国出发,立足忍小忿而图远虑,努力创造一个和平的外部环境。可惜,弱国无外交,从甲午战争开始之前到甲午战争结束,李鸿章几乎所有的外交努力都以失败而告终。他想以夷制夷,利用外国的势力来玩弄平衡,但对时局的错误判断,对竞争对手的情况不甚了解,使他总是被别人玩弄,既浪费了时间和精力,也耽误了战备和时机。

第二,从用人上分析,在中国走向世界的历史过程中,中国的干部准备、人才准备是极为不足的。当时的知识分子对于西方社会的变化、对于中国以外当时就是很现代化的一个西方世界是完全隔膜的。仅凭激烈的爱国言论其实不能治国平天下。这里举一个例子。当时清政府第一批派往欧洲留学海军是选了七个人,这七个人到德国学习军事,中国驻德国的公使就发现这几个人在德国不遵守纪律,老是犯事故,出去赌博,笑话实在很多。当时一个德国人就问他说:你们怎么派这样的人到德国来留学啊?李凤苞——就是中国驻德国的公使——回答说:这种当兵的人本来就是无赖子弟,本非上品。就是说这些人——不上品的人——就是当兵的。那个德国人马上就问他:你们中国派这样的人离国七万里,到德国来留学军事,怎么能够这么轻率?如果我把你这种答复告诉德国海军部,那你们这七个人不是更被看不起吗?这就是当时中国人对于留学西方的一个基本看法,和西方人对中国派这样的人去留学的一个非常大的疑惑。

李鸿章在用人当中,一方面用了这样一些刚刚从学校毕业的人,更多的是用了一批当年跟随他淮军打仗起家的一些部属。用梁启超的话来说,这些人同李鸿章“昔共患难,今共功名,”——当年是共患难,现在是共享功名——“徇他私情,展转汲引,布满要津,委以重任,不暇问其才之可用与否,以故临机偾事,贻误大局。”到了甲午战争的时候,我们看到中方的前线指挥官大多数将领和官员的表现大都可以用这几句话来概括,战争的结局也就可想而知了。这是我们谈到他的用人。

第三,从军事上我们也可以分析北洋海军的运用,李鸿章对于自己亲手创建的这样一支战略打击力量的认识是完全错误的。我们知道,十九世纪是一个海洋的世界,英国依靠强大的海军而称霸世界,美国人马汉提出了海权概念而震动了世界,也推动了美国在世界上的称霸,倭国把大海看成是通往中国大陆的桥梁,把争夺制海权作为掌握对中国作战的主动权,所以一直在主动寻求同北洋海军的战略决战的机会。而中国呢,中国海军是把海洋看成防御的屏障,把海军消极地看成是运输船队、运兵船的护航力量和陆地防守的一种辅助。我们从甲午战争中丰岛海战、黄海海战乃至战争间隙中的海军运用,看到辽东的反登陆作战,山东的反登陆作战,刘公岛的保卫战,这些失败全部都体现了海军战略失误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中国近代海军从成立起花费巨大,却从来没有击沉过一艘敌船,足以说明深层次的许多问题。客观来说,前后三十年的所谓“同光中兴”——就是同治和光绪年间的重新的兴旺,我们称之为现在叫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的军事装备,教育和培养了一支北洋海军,但是没有完成中国军队的现代化任务,尤其是没有造就出一支具有高度国家意识和专业水准的军官群体,没有造就出一支一往无前的英雄主义牺牲精神的士兵队伍。这种差距恐怕就是从鸦片战争之后的一百年里,中国军队在所有对外民族战争中基本上是一触即溃、望风披靡、从无获胜记录的真正原因。

我们的这种局面的改变是直到第二次中日战争——就是我们现在称之为抗日战争——的时候才有所改变。但是,抗日战争它所取决的是整个国际战局和反法西斯力量的一个综合的胜利,并不是中国的独立力量去战胜的。

甲午战争是中日两国的一次国运相搏。战前,倭国的谋略就非常明晰,它要通过甲午战争不但打败中国,还要割断朝鲜同中国历史悠久的联系,最终通过征服朝鲜来征服中国,最后控制整个亚洲。甲午战争中,倭国准确地按照了这个策略进行军事扩张,战后倭国不仅夺取了对朝鲜的宗主权,《马关条约》还使得清政府被迫割让台湾,偿付巨额的战争赔款,使得中国经济陷于崩溃,也使得倭国得以运用这笔巨大的赔款完成了军事现代化,从而更加坚定不移地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对于后来的中日关系影响非常大。

这里简单地讲一下《马关条约》以后对倭国带来的契机。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军费实际开支是2亿日元,相当于它1893年正常财政开支8000万日元的2.5倍。甲午战争以后,中国向倭国赔偿了2亿两白银,又因为赎回辽东半岛而追加了3000万两白银,总计是2.3亿两白银,折合成英镑大约是3700万,加上我们分年偿付的利息350万镑——这个钱折合成日元是3.64亿元日元。倭国去除它的战争成本,它纯粹从中国获得的赔款,也就是说它的战争纯利,是1.7亿日元。

战后倭国拿到了中国的这笔赔款以后派在什么用途?首先,倭国把中国的战争赔款运用于军事扩张,从1896到1902年七年间,倭国陆军的扩张费达到5400万日元,海军的扩张费达到了1.25亿日元,合计是1.79亿日元。这笔巨款使得倭国军队进一步扩张,为在后来的日俄战争中打败俄国奠定了军事基础。第二,倭国把当时所获的全部赔款加上中国偿付的利息,价值4000余万英镑,全部储存在英国的苏格兰银行,然后从中提出7260万日元作为银元兑换准备金,完成了倭国从银本位变为金本位的币制改革,这样就使得倭国迅速地迈入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行列。第三,倭国用中国的赔偿建立了三项基金:一个是花3000万日元建立了军舰水雷艇补充基金,一个是花1000万日元建立了灾害准备基金,第三是用1000万日元建立了教育基金。他说这个钱在平时可以用于这三个基金,到了战时全部卖出这些基金,就可以用作军需。

这里面最有意思的是,倭国在《马关条约》逼迫中国偿付了巨大的战争赔款以后,它拨出2000万日元送给皇室,作为感谢倭国天皇节约皇室费用来发展倭国海军,现在倭国战争打赢了,他们拨出两千万日元让皇室用于他们的消费。这个事件正好同中国满清皇室在战前大肆挥霍国家有限的财力,而对于军事准备投入不足,海军经费被运用在修建颐和园等等,形成鲜明的对比,可以使人感慨万千。

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到,就是从1896到1897年,倭国的经济开始进一步的起飞,倭国的国家财力得到大幅度地提升,从此,中日两国的国运就在甲午战争之后迅速地拉开了距离。

今天的中国早已摆脱了任人欺凌的屈辱地位,国际地位、综合国力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今天来纪念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不仅是为了怀念历史,更多地是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在最近几十年里,我们已经拥有了和平发展的环境,在我们同学们自己的感受当中,似乎战争、动乱都是别的国家相当遥远的一个新闻,是我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其实我们实在还是处在动荡变化的国际环境中。冷战结束以后,国际环境的变化和各种力量的消长,使我们必须以全新的目光审视我们国家的发展战略,抓住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对于我们每个中国人来讲,21世纪是我们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历史时期。我们希望和平崛起,但和平崛起并不取决于单方面的良好愿望,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瞬息万变的台湾局势,都唤醒我们要时刻回顾历史,居安思危,真正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tag:
最新人物
最新更新
历史
风云人物 |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 文史百科
才子佳人 | 帝王将相
后宫嫔妃 | 近代名人
野史秘闻 | 历史纪实
未解之谜 | 考古发现
将星传奇 | 抗日战争
古代战役 | 世界大战
神话故事 | 成语故事
诗词歌赋 | 古典名著
传统文化 | 风水命理
热点新闻 | 老照片
历史剧 | 历史今天
朝代
上古历史 | 夏朝历史
商朝历史 | 周朝历史
春秋战国历史 | 秦朝历史
汉朝历史 | 三国历史
晋朝历史 | 南北朝历史
隋朝历史 | 唐朝历史
五代十国历史 | 宋朝历史
元朝历史 | 明朝历史
清朝历史 | 民国历史
皇帝列表
夏朝皇帝列表 | 商朝皇帝列表
西周皇帝列表 | 秦朝皇帝列表
汉朝皇帝列表 | 三国皇帝列表
晋朝皇帝列表 | 隋朝皇帝列表
唐朝皇帝列表 | 宋朝皇帝列表
辽朝皇帝列表 | 金朝皇帝列表
西夏皇帝列表 | 元朝皇帝列表
明朝皇帝列表 | 清朝皇帝列表
五胡十六国皇帝列表
南北朝皇帝列表
五代十国皇帝列表
人物
汉武帝 | 刘解忧 | 冯嫽
胡姑 | 翁归靡 | 军须靡
惠文后 | 孝庄皇后 | 芈月
风四娘 | 萧十一郎 | 沈璧君
逍遥侯 | 小公子 | 连城璧
花如玉 | 杨开泰 | 秦始皇
孝庄钱皇后 | 谈允贤 | 朱祁镇
也先 | 朱祁钰 | 汪美麟
专题
古代美女
皇帝死亡之谜
和亲公主
皇帝
神兽
古代美男
一战成名
历史之最
秦始皇陵地宫
匈奴帝国
二十四节气
二战

投稿、联系站长:QQ529222374

鲁ICP备15044886号-1 乱历史 www.luanlishi.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