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朝鲜历史 > > 正文

朝鲜通信使访日的缘由 朝鲜通信使的活动概观

2017-10-18 11:3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洪荒之力 手机版

http://www.todayonhistory.com/lishi/201710/\


 

  在相继经历壬辰倭乱和丁酉再乱之后,日本、朝鲜之间的关系本应该进入很长时间的断绝状态,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两国竟然迅速恢复正常的邦交关系,朝鲜还频频向日本派遣通信使,从而有效地推动两国关系的修复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那么朝鲜通信使的访日的缘由是什么?朝鲜通信使的活动概观又是怎样的呢?
  壬辰倭乱和丁酉再乱不仅中断了朝鲜前期历经200年的韩日通交关系,同时也对东北亚三国产生了巨大影响:趁明朝和朝鲜被卷入战乱之机,中国东北的女真人迅速崛起并最终取代明朝入主中原,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在日本,战争期间养精蓄锐的德川家康战胜丰臣势力,建立了德川幕府;作为战场的朝鲜虽没有发生王朝的更迭,但其国力也大为削弱。战争给朝鲜留下了不可愈合的创伤,也给朝鲜人民的心里埋下仇恨的种子,使他们将日本视为不共戴天的仇敌。但此后历史的发展却颇出乎人们的意料,两国的讲和交涉进展迅速,在战争结束仅仅九年之后的1607年,朝鲜向日本派遣“回答兼刷还使”交换国书,使得两国之间一度中断的国交得以恢复。对此,人们不禁会提问,为何两国关系的恢复会如此迅速?下面来看一下两国之间展开交涉的具体过程。
  讲和交涉首先是由日方提出的。关于交涉开始的时间,目前学界有几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早在战争结束的1598年8月,在与明朝进行停战协商时就已提出;第二种观点认为1599年3月对马岛主受德川家康之命向朝鲜派遣使者为两国讲和交涉之始;而根据朝鲜的记录,1599年6月以对马岛主宗义智的家臣柳川调信的名义送至釜山佥使李宗诚的书契为两国交涉之始。由于目前在日本和韩国均尚未找到能够直接证明这一时间的史料,所以两国学界尚未就此问题达成一致,但可以肯定的是日方先提出了讲和。
  综观整个交涉过程,日本幕府并没有直接出面,而是通过对马藩与朝鲜进行接触,而对马藩一开始就非常积极地在幕府和朝鲜之间进行斡旋,希望能早日实现国交正常化。对马藩之所以如此热衷于恢复两国关系纯粹是为自己的利益着想。对马岛位于朝鲜半岛和日本九州之间,自古以来就是连接日本列岛与朝鲜半岛和中国大陆的交通要冲。对马岛内山多耕地少,耕地面积只占314%,且土质贫瘠,又受海风侵袭,因此其单位面积产量非常低,还不到当时日本全国平均产量的一半,一年生产的粮食以及其他农产品只能供全岛人维持三个月左右。因此,对马岛人自古就利用其交通条件从事与朝鲜半岛的贸易来补充不能自给的部分并维持生计。而战争中断了对马岛与朝鲜之间的贸易,切断了对马岛赖以生存的经济来源,对对马岛人的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所以,对马藩迫切希望尽快恢复两国关系,以便早日恢复被迫中断的贸易,以维持藩财政和岛民的生计。为此,对马岛主多次派遣使者送去要求讲和的书契,并送还了在战争期间被捕的朝鲜俘虏以示其诚意。
  幕府虽然没有直接与朝鲜进行接触,但也非常重视与朝鲜的关系。在1600年关原之战获胜而掌握政权的家康按照与德川家族的关系对国内诸侯进行了改易、减封、转封,并增设了谱代大名,逐渐巩固了其统治基础。同时,他认为回归国际社会也是巩固其政权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由于丰臣秀吉两次侵朝,日本在东北亚陷入孤立境地,因此与中国和朝鲜恢复国交不仅可以通过贸易获得利润以充实其财力,而且也意味着德川政权将得到国际社会的公认。面对欧洲势力的动向和复杂的东北亚局势,家康将朝鲜视为通向中国大陆的一个窗口予以重视。作为对马藩著名的儒学者、多年从事对朝交涉的雨森芳洲这样概括了家康的朝鲜政策:“在异国中朝鲜是近邻,因此建立善邻关系为其道理。若朝鲜与明朝共举复仇之事,则幕府就会陷入苦境。但若与朝鲜和好,则幕府的权威可达异国,也有利于对国内诸侯的统治,而且依靠邻交可知彼国的政情,日本武力强盛之状也可传达到明朝,此为永久保国之策。”因此,倭乱结束之后,家康以对马岛主宗义智为中介人,向朝鲜传达讲和之意,说“壬辰之事,身在关东,无法预知,况今尽反平贼之恶,实非仇怨,愿与通和”。
  面对日方的讲和要求,朝鲜政府内形成了截然相反的两个派别。一派认为日本对朝鲜发动了侵略战争,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禽兽不如,是不共戴天的仇敌,绝不能与其议和。另一派则从现实出发,认为不能拒绝日方的议和要求。朝鲜两度遭受日本的蹂躏,蒙受巨大的损失,国土荒废,饿殍遍野,盗匪猖獗,大量珍贵书籍、瓷器、印刷机、活字印版等被日本掠去,尤其是近五万朝鲜人被劫持到日本,使众多家庭妻离子散。朝鲜的国力大为削弱,面临着即将崩溃的危机。如果此时日本再来犯境,朝鲜将毫无抵御能力,只能束手待毙。而此时在朝鲜北方,努尔哈赤领导的建州卫女真人势力迅速崛起,威胁到其北方边境的安全。
  面对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朝鲜政府中的有识之士提出当务之急是创造安定的国际环境,以集中精力重建国家。议和派得到国王宣祖的支持,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为了确认日方讲和的真伪,朝鲜政府于1602年2月派全继信、孙文彧以“探贼使”身份前往对马岛“侦探贼情”。1603年10月,被扣留在萨摩的儒学家金光带着对马岛景辙玄苏的信函回国。他向朝鲜和明朝上疏,传达了日方希望尽快议和的态度。经过累次认真廷议之后,朝鲜政府于1604年7月再次派遣惟正、孙文彧到对马探听虚实、了解日本国情。翌年在宗义智、柳川调信、玄苏等人的陪同下,他们于3月到达伏见城会见了德川家康和秀忠。此次会见作为江户幕府和朝鲜政府之间的首次接触而受瞩目。1606年2月,经过廷议,朝鲜政府决定接受日方的议和要求,但同时提出了两个条件,即家康“先为致书”以及“缚送犯陵贼”即押送倭乱时挖掘成宗、中宗两位国王陵墓的犯陵贼,并表示只有先满足这两个条件才能开始谈议和之事。这两个条件在当时朝日关系中具有重大意义,即在当时尚未开始议和的情形之下,日方执政者首先向朝方致国书意味着日方的屈服,而“缚送犯陵贼”则意味着对侵犯朝鲜的侵略行径的惩罚。
  朝方提出的上述两个条件于1606年8月由全继信传到对马。而出乎意料的是日方的回应非常迅速,11月日方派遣橘智正带来德川家康的国书,并押送来麻古沙九、麻多化之两个“犯陵贼”。朝鲜政府很快就识破日方的把戏(所谓国书是由柳川调信之子景直及其家臣岛川内臣等伪造的,而两个犯陵贼则是对马岛的犯人),但名分上朝鲜的要求都得以贯彻,朝鲜掌握了交涉的主导权。于是朝鲜政府决定按照当初的计划开始议和并派遣信使,而使团的名称并不是“通信使”,而是取对德川将军国书的回信以及刷还被劫持的朝鲜人之意定为“回答兼刷还使”。1607年1月12日,以吕祐吉为正使、庆暹为副使、丁好宽为从事官、成员达496人的庞大使团从汉阳出发,于5月24日到达江户并于6月6日向日方递交国书。在接受德川秀忠的回函之后,于6月14日离开江户回国,7月17日回到汉阳向宣祖复命。由此,因壬辰倭乱曾一度中断的朝日关系得以恢复。但是,由于朝鲜派出的只是兼具双重使命的回答兼刷还使,而不是标志着两国关系全面正常化的和平使节通信使,两国关系实际上还未完全恢复到战前状态。此后,朝鲜应幕府之请,于1617年和1624年派出使节团访日,但其名称依然是“回答兼刷还使”。
  1631年日本发生了所谓“柳川一件”的事件。对马藩主宗义成与家臣柳川调兴因领地和岁遣船问题发生争讼,柳川调兴谋求成为德川将军的直辖家臣而宗义成则想方设法遏制其企图的实现,于是二者先后诉诸幕府。柳川调兴为了立于不败之地,揭发对马藩篡改日朝国书,事件进一步演变为所谓“篡改国书事件”。1636年3月11日,德川家光亲自裁定宗义成无罪,严厉处罚了柳川调兴及其同伙。3月14日德川家光再次召见宗义成,责令其在1636年请来朝鲜通信使,同时指示将事件的处理结果通报朝鲜,表明今后的对朝外交由对马藩全权负责。与此同时,幕府加强了对对马藩的监管。
  日本学者大多将“柳川一件”事件视为德川幕府建立“大君外交体制”的契机甚至是近世日韩关系的转折而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表现出德川幕府外交的主动性和灵活性,而朝鲜朝的外交则始终处于接受幕府所提要求的被动地位。而实际上,朝鲜对此事作出了积极而灵活的反应。该事件发生后,朝鲜迅速取得有关情报,“调兴与义成嫌隙渐成,调兴使密传书中,亦有凶言涉于我国云”,采取了审慎的态度,“岛主、调兴方相倾陷,此时送译恐妨于两间嫌疑,且彼若留置鳄浦,则不免空还,有辱国之患”,从而果断中止因贸易问题即将派遣的译官。但朝鲜并不是消极等待,而是积极谋求了解事件的真相及局势的进展。1632年德川秀忠去世,朝鲜派出译使吊慰,首开德川将军去世派遣译使行吊礼的先例并形成定制;1634年底应宗义成之请决定派遣“马上才”赴日并于翌年正月令译官洪喜男和崔义吉率领出发,以侦探日本的情报。
  这一时期,朝鲜对日外交表现出的积极主动也与当时东北亚格局的变化有关。清朝的前身后金迅速崛起、势不可挡,朝鲜两面受压、处境尴尬。1627年1月后金三万大军侵入朝鲜,强迫朝鲜缔结“兄弟之盟”,史称“丁卯胡乱”。2月8日,备边司上疏提议将该事通报日本,仁祖准许。东莱府使柳大华于1627年2月27日将书契送至对马岛主处,而朝鲜向明朝兵部通报此事是3月9日。由于缺乏史料,朝鲜先向日本通报兵乱的原因无从得知,但可能是希望借此稳定朝日关系,以避免腹背受敌的窘境。幕府对于大陆局势的变化甚为关注,一方面通过对马藩“委送差倭,又送军器”,以示对朝鲜的支持;另一方面又提出“平辽通贡”的问题。1629年1月,幕府以规伯玄方为正使、平智广为副使出使朝鲜。朝鲜经过激烈的廷议,在壬辰倭乱之后首次允许日本使节进京,但拒绝了德川幕府的“平辽通贡”计划,日本使节只得无功而返。
  1636年2月,幕府正式请求朝鲜派遣通信使。在对马藩主宗义成致朝鲜礼曹的文书中,首次正式起用“大君”称号指称将军,请求朝鲜遣使祝贺泰平。朝鲜接受日本称德川将军为“大君”的立场,同意派遣专使满足其“望我邻好之谊”的愿望。1636年8月,以任絖为正使、金世濂为副使、成员达475人的庞大使团从汉城起程,这是韩日两国复交后第一个冠以“通信使”之名的朝鲜使团,标志着韩日关系已全面恢复到壬辰倭乱之前的交邻状态。
  从此,韩日两国关系得以制度化并稳定发展,朝鲜按照华夷秩序国际交往的礼制原则在历代德川将军袭职时派遣贺使以示祝贺,而德川幕府则每次都答书赠物以示感谢,即使华夷秩序的中心国中国改朝换代也没有改变朝日交邻关系。1811年,朝鲜通信使“异地交聘”,不再到江户,只在对马进行活动。此后因经费等多方面原因,通信使的活动终止。1607~1811年,朝鲜先后12次出使日本,其使命、人员构成等可见下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tag:朝鲜通信使
最新人物
最新更新
历史
风云人物 |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 文史百科
才子佳人 | 帝王将相
后宫嫔妃 | 近代名人
野史秘闻 | 历史纪实
未解之谜 | 考古发现
将星传奇 | 抗日战争
古代战役 | 世界大战
神话故事 | 成语故事
诗词歌赋 | 古典名著
传统文化 | 风水命理
热点新闻 | 老照片
历史剧 | 历史今天
朝代
上古历史 | 夏朝历史
商朝历史 | 周朝历史
春秋战国历史 | 秦朝历史
汉朝历史 | 三国历史
晋朝历史 | 南北朝历史
隋朝历史 | 唐朝历史
五代十国历史 | 宋朝历史
元朝历史 | 明朝历史
清朝历史 | 民国历史
皇帝列表
夏朝皇帝列表 | 商朝皇帝列表
西周皇帝列表 | 秦朝皇帝列表
汉朝皇帝列表 | 三国皇帝列表
晋朝皇帝列表 | 隋朝皇帝列表
唐朝皇帝列表 | 宋朝皇帝列表
辽朝皇帝列表 | 金朝皇帝列表
西夏皇帝列表 | 元朝皇帝列表
明朝皇帝列表 | 清朝皇帝列表
五胡十六国皇帝列表
南北朝皇帝列表
五代十国皇帝列表
人物
汉武帝 | 刘解忧 | 冯嫽
胡姑 | 翁归靡 | 军须靡
惠文后 | 孝庄皇后 | 芈月
风四娘 | 萧十一郎 | 沈璧君
逍遥侯 | 小公子 | 连城璧
花如玉 | 杨开泰 | 秦始皇
孝庄钱皇后 | 谈允贤 | 朱祁镇
也先 | 朱祁钰 | 汪美麟
专题
古代美女
皇帝死亡之谜
和亲公主
皇帝
神兽
古代美男
一战成名
历史之最
秦始皇陵地宫
匈奴帝国
二十四节气
二战

投稿、联系站长:QQ529222374

鲁ICP备15044886号-1 乱历史 www.luanlishi.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