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战史风云 > > 正文

辛亥革命南北议和是怎么回事 南北议和结果如何

2017-09-20 12:17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搬山道人 手机版

http://www.todayonhistory.com/lishi/201709/\


 

  武昌起义爆发之后,革命的战火在中国的土地上迅速蔓延,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政权名存实亡,出于无奈只能派遣袁世凯作为代表和南方的革命党人进行谈判,史称“南北议和”。南北议和后,清帝虽然退位,但南方革命党人也对袁世凯进行了妥协,袁世凯借机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
  武昌首义,清廷震惊,1911年10月12日,清政府派陆军大臣荫昌南下督师进剿,但新军将领多为袁世凯旧部,荫昌指挥不动。清政府被迫重新起用袁世凯,袁授命后随即攻克汉口。黄兴因战事失败以民军战时总司令的名义致书袁世凯,希望他以拿破仑、华盛顿之资格,出而建拿破仑、华盛顿功。但袁世凯视而不见,仍令军攻取汉阳。11月27日.汉阳陷落。清军于龟山用大炮俯视武昌,武昌人心惶惶。
  袁世凯命令占领汉阳,只是作为迫使革命党人就范的手段。12月1日,袁世凯通过汉口英国领事向正齐聚汉口的各省代表提议休战。武昌城正危在旦夕,革命党人立即予以同意。经过商议,革命党人同意“如袁世凯反正,当公举临时大总统。”并且同意由黎元洪派伍廷芳为代表与袁世凯所派代表唐绍仪举行议和,12月9日,唐绍仪南下,11日抵达汉口,但革命派坚持上海为会谈地点,遂有上海南北和议之举。12月18日,南北议和正式开始,到月底,会谈共进行五次会谈,讨论的议题除双方停战外,主要是对于何种国体的争论,即君主立宪与民主共和,起初双方争执不下。12月20日,驻上海各国国领事拜访双方和谈代表,声称 “中国目前斗争之继续,不推将损该国,并使外人的物质利益与安全遭受严重的危险。”因此,双方“必须尽速达成和解,以中止现在之冲突。”在帝国主义的干涉下,革命党人表示妥协。同意“召开国会,举君主民文问题付之公决。”但针对具体召开国民议会的地点上,双方出现分歧,出现了上海、北京之争。正在此时,袁世凯听闻孙中山于1912年1月1日就任临时大总统,勃然大怒。一方面罢免唐绍仪议和之权,并否认了其与伍廷芳所议条款。另一方面积极备战。而南方也加紧北伐准备,南北形势顿时紧张。
  为尽快达成南北议和,稳定中国政局,帝国主义两次断然拒绝承认南京临时政府。并以中国内战必将影响外债、赔款的按期偿还本息为借口,决定扣留中国海关关税,致使南京临时政府无法解决财政危机,四国银行团又借款袁世凯500万两。美国驻华公使嘉乐毫不掩饰地说:“在此紧急关头如不给以财政援助,袁将不能维持他的军队,而谈判终将失败。一旦列强合作借款与袁世凯,亦可对中国南方领袖之气焰予以打击,不致要求过奢,致中国南北双方和谈不能成立”。立宪派也组织“共和建设讨论会”、‘国民协进会”为袁张目,而且以列强入侵威胁孙中山说:“今日列国之对于(革命)军兴,尚未干涉也。一则战祸之为日浅也。久治不乱,斯干涉继之矣。”
  面对这种情况,资产阶级革命党内部此时出现了分裂,章炳麟所提的“革命军兴、革命党消。”盛行一时,汪精卫则指责孙中山:“你不赞成和议,是舍不得总统吗?”黄兴也因缺乏军事力量而“忍辱劝孙将总统禅位于袁”。被迫之下孙中山作出让步,1月22日,提出最后条件五条:一、清帝退位,由袁同时知照驻京各国公使;二、同时袁须宣布政见,绝对赞成共和主义;三、孙中山接到清帝退位布告后,即行辞职;四、由参议院举袁为临时大总统;五、袁被选为总统后誓守参议院所定之宪法,始能接受事权。孙中山说:“此为最后解决办法,袁若即此亦加拒绝,则此后战事再起,应由袁负责。”
  袁世凯见南方革命政府做出了妥协,便加紧逼使清帝退位。针对清帝退位后的条件,也成为南北议和的重要议题。经过双方协议,定出清帝退位优待条件八款,主要包含:清帝退位后不废尊号;中华民国每年拨用400万两作为清帝费用等等。同时南北双方还达成待遇皇族四条和待遇满、蒙、回、藏七条两项协议。2月12日、清帝溥仪正式下沼退位。13日,袁世凯致电孙中山:“大清皇帝既明诏辞位,业经世凯署名,则宣布之日,为帝政之终局,即民国之始基。从此努力进行,务令达到圆满地位,永不使君主政体再行于中国。”14日,孙中山向南京参议院辞职、并即选举。袁世凯竟以全票当选为临时大总统。黎元洪仍被选为副总统。
  应该说,当时通过南北议和与对袁世凯妥协,结束清朝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家,不失为一种较佳选择。革命党人的错误不在于应不应该南北议和,而在于争取袁世凯的同时,没有努力扩充实力,把维护共和放在不断扩充自身的实力上,而是错误地以为,只要袁世凯口头宣誓效忠共和,就万事大吉。这是一个深刻的历史教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最新人物
最新更新
历史
风云人物 |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 文史百科
才子佳人 | 帝王将相
后宫嫔妃 | 近代名人
野史秘闻 | 历史纪实
未解之谜 | 考古发现
将星传奇 | 抗日战争
古代战役 | 世界大战
神话故事 | 成语故事
诗词歌赋 | 古典名著
传统文化 | 风水命理
热点新闻 | 老照片
历史剧 | 历史今天
朝代
上古历史 | 夏朝历史
商朝历史 | 周朝历史
春秋战国历史 | 秦朝历史
汉朝历史 | 三国历史
晋朝历史 | 南北朝历史
隋朝历史 | 唐朝历史
五代十国历史 | 宋朝历史
元朝历史 | 明朝历史
清朝历史 | 民国历史
皇帝列表
夏朝皇帝列表 | 商朝皇帝列表
西周皇帝列表 | 秦朝皇帝列表
汉朝皇帝列表 | 三国皇帝列表
晋朝皇帝列表 | 隋朝皇帝列表
唐朝皇帝列表 | 宋朝皇帝列表
辽朝皇帝列表 | 金朝皇帝列表
西夏皇帝列表 | 元朝皇帝列表
明朝皇帝列表 | 清朝皇帝列表
五胡十六国皇帝列表
南北朝皇帝列表
五代十国皇帝列表
人物
汉武帝 | 刘解忧 | 冯嫽
胡姑 | 翁归靡 | 军须靡
惠文后 | 孝庄皇后 | 芈月
风四娘 | 萧十一郎 | 沈璧君
逍遥侯 | 小公子 | 连城璧
花如玉 | 杨开泰 | 秦始皇
孝庄钱皇后 | 谈允贤 | 朱祁镇
也先 | 朱祁钰 | 汪美麟
专题
古代美女
皇帝死亡之谜
和亲公主
皇帝
神兽
古代美男
一战成名
历史之最
秦始皇陵地宫
匈奴帝国
二十四节气
二战

投稿、联系站长:QQ529222374

鲁ICP备15044886号-1 乱历史 www.luanlishi.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