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尔逊理想主义和巴黎和会 威尔逊理想主义为何会失败
一战之后,威尔逊总统企图在国际事务中贯彻威尔逊理想主义的理念,但事与愿违,威尔逊理想主义在巴黎和会上最终以失败告终。那么,这场失败背后究竟是哪些原因在起作用呢?
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8年11月11日以德国战败宣布投降而结束,尽管战事已经结束了,但是一场意在惩罚战后德国的外交战却又在巴黎拉开帷幕。就在这次巴黎和会上美国正式抛弃了以往的孤立主义政策,转而全面介入欧洲事务,第一次登上了世界政治舞台,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在和会上重申了“十四点计划”,主张建立通过集体安全来维护和平的国际联盟,这是理想主义的第一次实践,这也成了《凡尔赛和约》的一部分,但是正如基辛格所言,“其条款对修好而言太烦琐,对彻底使德国屈服又不够严苛”,这只会激起德国的复仇情绪,事实是成立后的国联确实并没有阻止法西斯的入侵,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宣告了国联的破产,也标志着威尔逊理想主义第一次实践的彻底失败。
一、巴黎和会召开前各国的战略意图
一战结束之后,英法意等国希望获得德国的大量战争赔款以弥补自己的战争创伤,同时剥夺德国的所有海外殖民地。但是它们的具体目标有所不同,英国希望继续维持其海上霸权的地位,极力主张削弱德国海军,但是为了不破坏自己对欧洲大陆的均势政策而并不主张过于削弱德国;意大利希望获得更多的领土和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而作为“百年宿敌”的法德两国,法国希望重新建立起欧洲大陆霸权的地位,主张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而此时的美国在参战前大发战争财,本土也没有遭受战争的破坏,而且美国在一战前已经是排名第一的经济强国,威尔逊自信美国有这个能力领导世界,而自己的理想主义外交政策和信仰也可以被付诸实践。
但是,和英法意主张削弱德国不同的是,突破了孤立主义的美国开始从全球战略的眼光出发,在坚持“十四点计划”的基础上,主张平等贸易,恢复和发展欧洲经济,提出建立国际联盟,实施集体安全,通过民族自决而非均势建立国际新秩序等等,总之,美国希望通过建立以其为领导的国联实现全球统治,维护世界的和平和自由。这就决定了作为战前欧洲大陆最强国的德国不应该被削弱,而是应该被平等对待,得到恢复和发展,和英国法国一起加入由其领导的国联。
二、理想主义在巴黎和会上的失败
“威尔逊的失败,不是以国联是否为美国国会正式通过或国联的正式成立来衡量”,而是“早在欧洲时,他就失败了”。巴黎和会的召开为威尔逊理性主义提供了实践机会,但是正如上述已经指出的那样,参会的各主要大国都带有自己的目的,并力图通过削弱德国来维护自己的利益,特别是法国作为在一战中牺牲最大的协约国,也作为这次和会的东道国,更是希望一劳永逸地彻底削弱德国,对于从未涉足过欧洲外交的威尔逊而言注定将面临一场外交恶战。
巴黎和会于1919年1月18日在法国巴黎的凡尔赛宫召开,主要讨论战后问题特别是对德惩罚问题。巴黎和会的参会人数有1000多人,而其中有来自27个国家的全权代表70人,但是会议一开始就主要由英、美、法、意、日等强国把持,其中又主要由英、美、法、意组成的“四人会议”所操控,中途由于意大利首相奥兰多提出的领导要求被拒绝以及国内的社会政治环境的恶化退出了和会,因此实际上和会就被劳合·乔治、克里蒙梭和威尔逊组成的“三人会议”控制了。作为战败国的德国及其盟国则被完全排除在和会之外。
在整个和会协商中,克里蒙梭提出了绝大多数的意在削弱德国的条款,威尔逊一心想建立国际联盟,主张平等地对待德国,而劳合·乔治的态度则相对居中,因此和会上的主要分歧就集中在克里蒙梭和威尔逊之间了。
“克里蒙梭对于法国的忠诚就如同伯里克利对雅典的忠诚一样,对于他来说,唯一有价值的就是法国,其他一切都毫无意义,但是他的政治理论确实俾斯麦式的”。克里蒙梭是与会者中最具人格魅力的一位,冷静、睿智、深邃使得他在会上出尽风头,毫无疑问他此行的目的就是来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为此他除了要收回1870年普法战争中被德国吞并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外,还要无偿没收德国的海外财产,把德国国内的煤炭、铁以及工厂等用于战争赔款,重新划分德国的边界,极力削弱德国的海陆空军,要求设立莱茵河非军事区,实行德国河流体系的对外开放,控制其铁路和关税体系等等,此外,还向德国索取远远超过其偿还能力的战争赔款,总之“法国政策最真实和最能被理解的目的就是:限制德国人口,削弱德国的经济体系”。
而相较于克里蒙梭的冷静、睿智、胸有成竹,威尔逊则要逊色很多了,他毕竟大半生时间都在学校里度过,他是一位笃信基督教的学者,对于如何做一位真正的政治家,特别是一位站在国际舞台上的顶尖政治家还缺乏应有的信心、力量和经验。对于克里蒙梭的提议他总是节节败退,而只要别人不直接触碰他所坚持的原则、信仰,而只需要换一个说法他就会让步。并且,他所支持的对德国采取相对公平的政策此时往往会落得一个“偏袒德国”的口实,相较于一心要惩罚德国的欧洲各主要战胜国人民的呼声而言,威尔逊的声音在欧洲是微弱的。此外,他对于自己的“十四点计划”没有一个十分明确的、系统的实施计划,他更多的只是醉心于建立国际联盟。总之,在整个和会上的威尔逊总统也许是太过于讲原则,也许是外交场地并非美国,又或许是太缺乏外交经验,导致他大多时候缺乏主见,而合约条款的大多数内容都是由英法两国拟定,但事实是“德国之所以放下武器是以一些特定的保证为基础的,但是条约在很多细节上都与这些保证不符”。确实,德国的投降不是无条件的,他们当初主要是依据威尔逊提出的“十四点计划”和1918年9月27日的演说内容为和平谈判的基础的,但是《凡尔赛和约》却让他们大失所望,其作为一个民族的复仇情绪正在慢慢酝酿。威尔逊的“没有胜利的和平”已经变成了不可逆转的“迦太基式的和平”。
毫无疑问,威尔逊理想主义在巴黎和会上失败了,威尔逊“偏袒德国”的主张没有得到欧洲战胜国人民的欢迎,而对于德国的“特定保证”也没有实现,他离开巴黎时也许更像是一个和会的“局外人”。他的国际联盟主张虽然被写入了《凡尔赛和约》,但是,该和约本身就隐含着被撕毁的风险,诚如法国福熙将军所言,“这不是和平,只是休战二十年”。
三、理想主义实践失败的原因
威尔逊理想主义的内容当然不止包括成立国际联盟来维护集体安全,从而突破“安全困境”一项,但是成立国际联盟却是其中最为核心的一部分,没有国际联盟或者国际联盟被操控用于维护和平和安全之外的其他目的,那么“一国为大家,大家为一国”的集体安全设想就无法实现,其所包含的“安全共享”“风险共担”内容就将成为泡影。而《凡尔赛和约》中的国联已经蜕变成英法两国借以控制他国的工具,其实质上更像一个一致对外的军事同盟,它同时也被用来监督和鞭笞德国。此外,国联还存在一个结构上的失败,它没有把对德国握有实际权力的“赔款委员会”纳入其中,而且缺乏一个执行其意志的强制性机构,致使其到关键时刻就只是一个没有实际作用的“空架子”。
威尔逊理想主义第一次尝试的失败,固然与其在整个和会中的个人表现有关,他布道似的、理想的、有原则的尊重自由和国际平等。但是,这背后还有更为深厚的国际背景因素和国内政治传统因素。也许从威尔逊个人的角度来看他确实是一个虔诚的理想主义者,但是作为美国的威尔逊总统则必须更多地考虑现实主义因素。
首先,美欧力量还没有发生根本性的逆转。尽管在一战中德国、奥匈帝国被彻底打败或解体,英国和法国也遭受了严重的削弱,特别是作为德国邻国的法国损失最为巨大,并且各国都从战前的债权国变成了债务国,国库亏空;人口减少,健康水平下降;粮食生产和供应严重不足;工业生产能力下降;交通运输系统遭受破坏等等。但是,“英、法两国虽然在财政上依赖于美国资本,但仍保持自己的政治独立性”,尽管其已经开始无法逆转地衰落,但是英法两国的传统政治影响力依然很强。此时的英国由于德国海军的覆没,同时又与日本结成了海上同盟,英国的海上力量仍然相当强大,依然保持对大西洋的控制,能够维持海外殖民地。法国虽然不如英国强大,而且损失也最大,但是“法国被敌人完全占领的领土不超过10%,而遭到实际性破坏的不超过4%”,所以其实力依然尚存。而美国作为一个还处于上升中的大国,除了经济实力外,其军事实力、政治影响力等还是赶不上英法这两个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所以无法与之抗衡。
其次,国内的孤立主义势力依然具有生命力。美国建国之日起就奉行孤立主义政策,乔治?华盛顿、托马斯·杰斐逊都认为美国不要卷入欧洲事务,而要做“自由的灯塔”,从欧洲移民来的大多数美国人也认为“美国是与腐败、专制、压迫的欧洲截然不同的新国度,是代表美德、自由和平等的共和国,是那些在欧洲遭受宗教迫害和政治压迫的人们的‘避难所’”,上自议员下至美国民众都具有一种孤立主义的思维惯性。一百多年来,美国一直都奉行孤立主义外交政策,并从中获得了相对稳定的国内社会环境、经济的持续发展、领土的不断扩大等实惠,尽管期间美国也于1853年由马休·佩里率领舰队扣关日本,1898年为夺取菲律宾、古巴和西班牙打响了美西战争,但是这些都是没有直接卷入欧洲事务,更没有突破孤立主义政策。此外,在1918年的国会选举中,相对保守的共和党控制了国会,致使此时的参议院中主张继续实行孤立主义的议员占据多数,连前期支持建立国联的亨利·洛奇议员此时也坚定地站在了孤立派这边,因为他认为“国际联盟将成为英、法操纵的工具,如美国参加国联,只能束缚自己的手脚,因此,美国应该绕开国联,对世界各国不受任何义务的约束,这样,就可以自由地对外进行扩展了”。总之,威尔逊在巴黎和会期间及其之后几乎没有得到国内的任何支持。
最后,正如前文反复提到的那样,威尔逊个人在巴黎和会上的表现确实成绩平平,除了没有太多的外交经验以及对国际联盟的建立缺乏全面的部署外,其实这还与威尔逊笃信基督教和秉持自由主义传统有关。“宗教思想影响下的威尔逊国际政治思想的总体特点是更倾向于把政治事务与道德和人性相连”,也如已经提到的那样,他是一个十分讲原则的人,绝不做不道德或不正义的事,因此相对而言就缺乏灵活性。此外,由于受自由主义公意理念的影响,所谓的公意就是全体公民或者大多数公民的意志,公意实现了矛盾的统一,经过威尔逊在国际事务中的发挥就成为了“集体安全”“民族自决”,公意在国内按照大多数人的意志行事的成功,使得威尔逊也把其搬到了国际舞台上,但是“把集体安全作为对外政策手段和目标的国家只能是世界性的强国”,因而,其希望通过集体安全来为维护世界和平的设想总归太理想化了,而英法两国之所以会答应建立国际联盟仅仅是想把其作为与威尔逊讨价还价的筹码而已。
总之,正如基辛格指出的那样“美国尚未准备好承担如此全球化的角色”,威尔逊理想主义在巴黎和会上的失败就是必然的事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tag:威尔逊主义
热门图文
-
风云人物
-
历史解密
-
战史风云
-
文史百科
-
老照片
最新更新
-
人物
-
薛丁山简介 历史上有没有薛丁山这个人
薛丁山(649—720),小说演义人物,其历史原型为唐朝名将薛仁贵的儿子薛讷。母亲柳金花。娶樊梨花、窦仙童、陈金定...
- 薄姬简介 历史上的薄姬是怎么样的
- 田丰简介 田丰之死是谁的过错
- 孝慎成皇后简介 孝慎成皇后是怎么死的
- 长孙无忌简介 长孙无忌是怎么死的
- 四大名山简介 四大名山都有哪些景色
- 杨坚的父亲是谁 杨坚父亲简介
- 兰陵王简介 兰陵王是怎么死的
- 汉景帝简介 汉景帝有哪些妃子
- 李龟年简介 李龟年是唐朝的什么
-
薛丁山简介 历史上有没有薛丁山这个人
-
解密
-
王时敏的故事 如何评价王时敏
王时敏 王时敏与王鉴、王翚、王原祁并称四王,开创了山水画的娄东派,他一生摹古不肯创新,但也有其匠心独运之...
- 王时敏简介 王时敏山水画
- 王时敏作品 王时敏山水画价格
- 曹元用墓 如何评价曹元用
- 曹元用简介 曹元用后人 曹元用子女
- 张养浩作品 张养浩的故事
- 张养浩的词 张养浩代表散曲
- 李孟的作品 如何评价李孟
- 李孟简介 李孟的故事
- 鲜于枢简介 鲜于枢草书千字文
-
王时敏的故事 如何评价王时敏
-
战史
-
1944年12月31日:吕正操、林枫、陈漫远关于一九四四年的战绩等
1944年12月31日:吕正操、林枫、陈漫远关于一九四四年的战绩等给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等的电报...
- 1939年12月30日:刘少奇、徐海东关于豫皖苏发展新四军部队等给
- 1937年12月29日:徐海东、黄克诚关于我军破坏敌占公路、铁路交
- 1937年12月28日:刘伯承、徐向前、张浩关于昔阳、平定、寿阳、
- 1944年12月21日:程子华、唐延杰、耿飙关于美军观察组活动概况
- 1938年12月22日:左权关于我军十月、十一月战斗总结统计的通报
- 1940年12月23日:左权关于日军注意我军运动战战术给各师、军区
- 1938年12月24日:朱德、彭德怀关于石家庄、五台敌情及我张旅在
- 1937年12月25日:聂荣臻关于萧思明部袭占大龙华等情况给朱德、
- 1938年12月26日:左权关于阳泉敌情及一二〇师各部在藁城等地的
-
1944年12月31日:吕正操、林枫、陈漫远关于一九四四年的战绩等
-
文史
-
破釜沉舟的意思 破釜沉舟的故事
破釜沉舟 成语意思 破釜沉舟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釜:锅。把饭锅打破,把渡船...
- 井底之蛙的意思 井底之蛙的故事
- 掩耳盗铃的意思 掩耳盗铃的故事
- 千载难逢的意思 千载难逢的故事
- 气壮山河的意思 气壮山河的故事
- 内助之贤的意思 内助之贤的故事
- 南柯一梦的意思 南柯一梦的故事
- 弄巧成拙的意思 弄巧成拙的故事
- 匹夫之勇的意思 匹夫之勇的故事
- 名落孙山的意思 名落孙山的出处
-
破釜沉舟的意思 破釜沉舟的故事
-
照片
-
历史上的国民党女兵真实老照片与现在的“国民党女兵”真实对
电视剧中的国军女兵形象个个英姿飒爽,这与她们所穿制服有很大关系,但其实这种制服是当时美军女兵的服装。国...
- 历史上的国民党女兵真实老照片与现在的“国民
- 被永久禁止出国的64件国宝文物
- 菊花1角硬币图片 菊花1角硬币正反面照片
- 老照片:纪录新中国首次春晚表演
- 民国打高尔夫照片 民国的高尔夫球场照片
- 百年前印度照片:西方殖民下的生活
- 月宫的图片欣赏 月宫图片大全
- 河西走廊地图介绍 河西走廊地图图片
- 西康省地图图片 西康省地图解密
-
历史上的国民党女兵真实老照片与现在的“国民党女兵”真实对
热门搜索
排行榜
-
文章排行
-
人物排行
-
专题排行
- 历史
-
风云人物 |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 文史百科
才子佳人 | 帝王将相
后宫嫔妃 | 近代名人
野史秘闻 | 历史纪实
未解之谜 | 考古发现
将星传奇 | 抗日战争
古代战役 | 世界大战
神话故事 | 成语故事
诗词歌赋 | 古典名著
传统文化 | 风水命理
热点新闻 | 老照片
历史剧 | 历史今天
- 朝代
-
上古历史 | 夏朝历史
商朝历史 | 周朝历史
春秋战国历史 | 秦朝历史
汉朝历史 | 三国历史
晋朝历史 | 南北朝历史
隋朝历史 | 唐朝历史
五代十国历史 | 宋朝历史
元朝历史 | 明朝历史
清朝历史 | 民国历史
- 皇帝列表
-
夏朝皇帝列表 | 商朝皇帝列表
西周皇帝列表 | 秦朝皇帝列表
汉朝皇帝列表 | 三国皇帝列表
晋朝皇帝列表 | 隋朝皇帝列表
唐朝皇帝列表 | 宋朝皇帝列表
辽朝皇帝列表 | 金朝皇帝列表
西夏皇帝列表 | 元朝皇帝列表
明朝皇帝列表 | 清朝皇帝列表
五胡十六国皇帝列表
南北朝皇帝列表
五代十国皇帝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