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编 渡过难关(1941.1~1943.6) 第二十六章第二节(3)
由于日本在东方的战争与扩张,危及美国的战略利益,美国对其侵略行动给予了谴责并试图遏制其扩张势头。1940年3月14日,美国宣布不承人日本扶植的汪精卫政权,要求日本维护《九国公约》,并再度给予中国政府2000万美元贷款。日本进驻法印北部以及德意日三国同盟签字之后,美国又宣布借款2500万美元给中国,中方以钨砂为抵押。1941年初,罗斯福第二次当选总统,采取了更加强硬的措施。罗斯福提出的援助各反法西斯国家的《租借法案》在国会得到通过,宣布这一方案同时适用于中国,不久决定给予5000万美元援助。
在英国方面,其战略利益是同日本相冲突的,但因受欧战的牵制,无力采取更多行动对抗日本,对华援助也是有限的。1941年4月英国曾以支持中国的法币为名借款500万英镑给中国。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美英两国同时加强了对华援助。美国宣布给予中国贷款5亿美元,这是中国所获最大一笔援助。同时英国宣布对华贷款5000万英镑,但该款项由于英国采取拖延手法,终抗战结束,“英国未拨付分文”。[《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战对外交》(2),第26页。]
抗战时期中国政府获美国援助总约8.4亿美元。作战物资以飞机为例,购机总数为2351架,其中来自美国占59%,来自苏联占37.6%。
获取外国物资与财政援助,对于中国坚持抗战的意义是重大的,但实际所获与所需相距甚远。中国相继失去东北以及华北和沿海等大部分较富庶的地区,而且自1937年全国抗战起到太平洋战争爆发也有四年多,物资消耗和财政支出甚巨,所以,外援输入只能满足部分作战需要。况且外援是以中国出口产品为代价。
各国援华物资还受到交通条件方面的限制。南方地面运输线自滇缅路被日军切断之后,只能通过飞越驼峰形山地的中印航线输入物资,成本高而运量有限。据统计运往前线汽油一吨,则需途中消耗汽油三吨以上。美英等国曾希望苏联能够开放中亚陆上交通线,自中东方向经中亚进中国新疆地区转用援华物资,但苏联受与日本的“中立条约”限制,反应冷淡,未能谈成。
此外美英两国以欧战为战略中心,作战物资也首先满足欧洲战争需要,途经印度各地的援华物资经常被英军截留或挪用。
如果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英、苏等国所获外援数字比较,则中国所占极小。仅以美援为例,美国援外租借物资总值485亿美元,英国所得占63.71%,苏联获22,76%,中国仅为1.8%。[《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战时外交》(2),第307页。]
以绝对数字看,中国战时获美援总值8.4亿美元,而苏联获美援租借物资达108亿美元之多,相当于中国13倍,其中重要作战物资有飞机1.5万架,坦克7000辆,卡车38.5万辆,吉普车5.2万辆,电话机42.7万部,电话线可绕地球50余圈。[《罗斯福选集》,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22页。]
综上可知,中国遭受日本侵略时间最长,受害最深,但所获外援最小,中国主要是依靠自已力量进行持久艰苦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废除不平等条约
废除不平等条约,这是近代以来中国各阶层爱国力量所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但列强一直不愿放弃在华特权。中国人民在艰苦的抗战之中赢得世界人民的尊敬,国际地位得到提高。同时,日本在亚洲的不断扩张,严重侵害着美英的权益,他们希望中国坚持抵抗,钳制住日军的主力。因此废除对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使双边关系得到重新调整,就顺乎情理地提上了议事日程。
由于中国的要求和对抗日本扩张的需要,美英两国虽先后多次表示与中国商讨取消领事裁判权问题,但并未采取实际的行动。1941年4月,中国政府电令回国赴任的驻英大使郭泰祺顺访美国,向美国政府提请缔结中美平等条约,废除现有不平等条约,并建议“实行之期,不妨俟诸中日战事结束之后。用意在壮吾人今日之声势,而增高他日之国际地位”。[郭泰祺致胡适电,1941年4月20日。]
- 第五编 渡过难关(1941.1~1943.6) 第二十六章第二
- 第五编 渡过难关(1941.1~1943.6) 第二十六章第二
- 第五编 渡过难关(1941.1~1943.6) 第二十六章第一
- 第五编 渡过难关(1941.1~1943.6) 第二十六章第一
- 第五编 渡过难关(1941.1~1943.6) 第二十六章第一
- 第五编 渡过难关(1941.1~1943.6) 第二十六章第一
- 第四编 转入相持(1938.11~1940.12) 第二十五章第
- 第四编 转入相持(1938.11~1940.12) 第二十五章第
- 第四编 转入相持(1938.11~1940.12) 第二十四章第
- 第四编 转入相持(1938.11~1940.12) 第二十四章第
- 第四编 转入相持(1938.11~1940.12) 第二十三章第
- 第四编 转入相持(1938.11~1940.12) 第二十三章第
-
风云人物
-
历史解密
-
战史风云
-
文史百科